精准帮扶暖人心 家校共育促成长——环境与食品工程学院开展暑期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家访活动
新闻网消息(文/环境与食品工程学院 麦慧萍 图/环境与食品工程学院 郝华杰 诸葛六英 黄曼)为深入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深化资助育人成效,2025年8月10日至20日,环境与食品工程学院组织开展暑期贫困学生家访活动,通过“实地走访+云端连线”相结合的方式,深入贫困学生家庭,传递学校关怀,凝聚家校合力,助力学生成长成才。
多维走访,精准掌握学生需求
学院组建由学院党委书记阎志斌、学生科科长黄曼、资助专干郝华杰、辅导员诸葛六英、麦慧萍构成的家访团队,分赴多地开展实地走访,同时对偏远地区学生采用“云家访”模式,确保全覆盖、无遗漏。家访过程中,老师们与学生家长促膝长谈,详细了解学生家庭经济状况、致贫原因及未来发展规划。在走访2024级学生覃秀红家时,团队发现其家庭因今年3月份父亲突发疾病去世导致生活困难,且爷爷奶奶残疾,没有经济来源,立即现场梳理可申请的资助政策,并制定“国家助学金+勤工助学+心理帮扶”的个性化方案。
双向沟通,搭建家校共育桥梁
家访团队向家长全面反馈学生在校表现,包括学业成绩、社会实践、获奖受助等情况,让家长直观了解孩子成长轨迹。2023级学生陈玉洋同学的母亲得知孩子在校荣获国家励志奖学金后激动说:“感谢学校对孩子的培养,我们虽然经济困难,但一定会支持他继续深造。”此外,学院还向家长系统解读国家助学贷款、助学金、就业帮扶等政策,消除家庭对经济负担的顾虑。
倾听建言,优化资助育人体系
家访不仅是送温暖,更是听声音、补短板的重要渠道。学院认真记录家长对资助工作的建议,如“希望增加实习推荐机会”“加强资助政策宣讲频次”等,并建立问题台账,逐项研讨改进。
近年来,环境与食品工程学院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育宗旨,采取家访、谈心交流、学业指导等多种方式,实时把握学生发展需求,不断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效。未来,学院将持续深化家校协同机制,推动“经济资助”与“发展赋能”并重,助力贫困学子圆梦青春。
家访现场
学院网站审核:一审 麦慧萍、二审 黄曼、三审 阎志斌
学校网站审核:初审 党委宣传部 陈晨、终审 党委宣传部 罗世华
用户登录